您的位置 : 阿苏文学网 > 资讯 无弹窗《怎样说话不伤孩子》雨琦楠楠小说未删减版全集免费试读

无弹窗《怎样说话不伤孩子》雨琦楠楠小说未删减版全集免费试读

时间:2019-03-25 17:20:08编辑:怀亦

雨琦楠楠是名称字叫《怎样说话不伤孩子》的主角,作者是静涛,接下来为大家重点介绍下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天下父母无不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大多数的中国式家庭教育让我们看到,许多孩子没有在父母的打骂中成功,也没有在老师的严厉管教下成材。而多数实例证明,恐吓、吼叫、打骂、争吵、批评、斥责、冷处理等方式在教子问题上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甚至起到了反作用。一些孩子表现出来的叛逆、不听话、不顺从、不服软、爱撒谎、离家出走等不良后果,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沟通方式不当造成的。传统的棍棒教育可能会起作用,但只是暂时的,不会持久。其实,要想培养乖巧听话的好孩子,只要改变一下与孩子间的沟通方式就对了。聪明父母会说也会听,在言语上做到不伤害孩子,从而促进家庭和谐,让孩子更优秀,更可爱。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第9章聪明父母这样跟孩子谈学习 免费试读

兴趣是火苗,帮助其燃烧

小刚的家里管他很严,从小就强迫他学钢琴、背唐诗。最开始,他还有兴趣,可是父亲的要求太严厉了,弹错一个音符、背错一个字,都要受惩罚,这让他越来越怕,只要是学习,无论学什么,他的心里都怕得要命。家里一来客人,爸爸就让他表演弹琴或背诗,他觉得自己就像是马戏团里的动物,每天受苦受累,只是为了表演给客人看,让客人取乐,让爸爸有面子。从很小的时候,他就恨死了来家里的那些客人,因为他们只喜欢看自己装出来的听话样,他们和爸爸妈妈一样,从来就不在乎自己的真实想法。

上中学后,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孩,因为妈***她学钢琴,就用锥子扎自己的手。他觉得,那把锥子扎进了自己的心里,自己和那个小女孩一样,都是太苦命了,还不如街头那些要饭的小孩。他对学校的课程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是习惯了接受训练,脑子里已经习惯性地认为,人活着就必须要受苦,每一门课都是一个折磨人的魔鬼。

他的父母丝毫也没有注意到他的情绪变化。实际上,他们什么时候都没有在乎过小刚的情绪,只知道每天早上6点钟叫他起床,晚上监督他写作业,就像警察看管犯人一样。只要作业或答案时做错了题,家里就一定会有惩罚,或者是免除1个月的零花钱,或者是没收3天的零食。

有一次压力太大了,小刚实在受不了,便对父母大喊——再逼我,会逼出人命来的!那以后,小刚成绩就越来越差,他是彻底不想学了,还经常离家出走,一走就是好几天。爸爸再怎么打他,他也不在乎,反正已经打皮了。老师再怎么劝,他也不好好学了,还经常扰乱课堂秩序。最后,他被学校劝退,连中学也没有念完。

案例中小刚的经历告诉我们,长期强制性的要求,枯燥单调的学习生活,无计划、无目标的努力,以及频繁的不满与批评,所有这些使孩子的好奇感与学习热情一点点被侵蚀。

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在自发状态下,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积极的表现,是老师和家长都希望看到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对学习压力有相当强的承受能力,甚至一点都不觉得学习是件“苦差事”,而且学习效果好,记忆力也相对加强。从长远来看,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十分有利。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学习要有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老师在讲,家长在讲,许多书本也在讲,但真正领会这一点、运用这一点的家长并不是很多。

当您指责孩子、埋怨孩子、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您只是想要一个结果。这时的您是一位粗暴的家长,因为您根本不知道孩子的兴趣是什么样的。

中国的家长要认识到,兴趣可以帮助孩子节省大量学习时间,大幅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用更少的时间,换来更好的名次和更多的成功机会。

实际上,一切保持兴趣的办法,都有两个必要的前提——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更大的学习自主性。有的家长会说,我管得这么严,孩子还老是偷懒,如果放手,他就该更不知道学了。这种问题确实存在,所以家长要给孩子以适当地引导,让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呢?

1.善于发掘孩子的兴趣所在

现在的家长从孩子一入学开始,就千方百计想让孩子学得好、懂得多,所以连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都安排得满满的。但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欢学呢?实际上,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只会使孩子学得非常辛苦、吃力。孩子一旦产生厌倦的情绪,后果可能是极其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孩子对正常学业的兴趣。

2.家长要充满热情地鼓励孩子的学习兴趣

曾有一位家长让自己两岁半的孩子学绘画,原意是培养孩子的兴趣,可当家长看到孩子把小鸟画成了个大黑疙瘩时,就忍不住说孩子“太笨了!画的是什么呀!”。家长这样的态度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是很大的打击,因为家长是孩子心目中第一个权威的评价者,他们特别渴望得到家长的肯定,可是家长们往往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毫不负责任地、轻而易举地摧毁了孩子的求知欲。当孩子做得好时,应适时表扬,可当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败时,要先发现孩子有创造性的一面,然后再鼓励他们。

3.与孩子分享学习的乐趣

要想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父母要先有兴趣,带领孩子一起去寻找学习的快乐。父母开心的笑容是孩子最大的安慰,是支持孩子完成艰苦学业的无穷动力。大多数孩子努力学习,是为了换取父母的高兴,以成绩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

4.陪孩子一道克服困难

当孩子出现厌学倾向时,父母不该指责孩子,应该耐心引导,先表扬孩子付出的巨大努力,再告诉孩子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学习上的敌人已经快要投降了,只要一鼓作气,就可以“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孩子的学习就是一次长征,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长征旅途上的战友,面对学习上的挫折,一定要与孩子一起分担痛苦,并肩奋战。当孩子用自己的努力战胜困难,解出了难题,找到了自己错误的根源时,父母一定要把它看成是大喜事而对孩子多加表扬。

5.设立学习成就奖

只要孩子能从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就给予适当奖励。要让孩子讲清楚,成就感是怎么来的,付出了多少努力,克服了多少挫折。这样可以帮孩子看清楚自己取得的成绩,引导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产生更大兴趣。

6.保持优秀

家长应该给孩子的各个科目都打一个“优秀”,要求孩子努力保持自己得到的“优秀”。只要付出努力、取得进步,优秀就可以保持。不用和别人比,只要和自己比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帮孩子减轻心理压力,从容面对学习。

7.让孩子学会“找快乐”

给孩子布置任务,要求孩子每周都要从各个科目中找到快乐。这可以让孩子留心去寻找学习中值得快乐的事,从而使其保持乐观的情绪,产生学习兴趣。

8.别人的兴趣从哪里来

让孩子向同学请教,他们的学习兴趣都是怎么来的,吸收一切可以借鉴的方法。要告诉孩子:别人帮你解一道题,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如果能帮你找到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寓教于乐,和孩子一起在学习中互动

敏敏一家三口吃过晚饭后,在客厅里举行了一次智力竞赛,竞赛主持人是敏敏,爸爸是一号选手,妈妈是二号选手。他们脸上的表情都很严肃,好像临上战场的将军似的。

8点钟,智力竞赛正式开始了。敏敏把题分别放到了10分、20分、30分的盘子里。首先由爸爸来选题。只见爸爸看了三组题,犹豫了一下,抽出一道20分的递给敏敏。敏敏清了清嗓子,大声念了起来:“一只蜗牛用了1天时间就从北京到了杭州,为什么”?爸爸听了毫不犹豫地说:“它是从世界地图上爬的。”“完全正确!”敏敏对爸爸说。爸爸这回可得意了,哼着小曲坐到沙发上,还跷起了二郎腿。

妈妈可急了,她先把手伸向30分题,但又缩了回来。敏敏赶紧说:“您快点儿。”妈妈为了超过过爸爸的分数,还是鼓起勇气选了一道30分的题目递给敏敏。于是敏敏开始念题了:“一头大象向前走了30米,向右走了10米,向左拐又向右拐。请问这头大象的尾巴尖是指向哪一个方向的?”这道题可难了,妈妈托着下巴,想了好一会儿。忽然,她眼睛一亮,高兴地说:“大象的尾巴是向下的。”“妈妈答对了,妈妈好棒!”敏敏高兴地欢呼起来。而爸爸呢,刚才骄傲的神情不知跑哪儿去了,由胜利在望的“将军”变成一个打了败仗的“小兵。”

敏敏一家经常开展这种智力竞赛,它让敏敏的家庭充满了欢乐,同时也活跃了敏敏的思维。

和孩子一起学习是快乐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希望有一个伙伴。如果家长和孩子做伙伴,不但孩子开心,家长也会找回童年的记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言行和爱好是在家长的熏陶下形成自己的特点的。和孩子一起学习,让其置身于一个书的环境里,在知识海洋中,孩子会感到世界真的很美好。

现在的一些家长,往往抱怨孩子不理解自己养家糊口的辛苦,指责孩子泡网吧不学习,一股脑儿地把责任推给社会。而家长自己沉醉在无聊的应酬和消遣里,把学习丢了,缺失了再学习的能力。

学习不光是学生的事,也不局限于家长的专业领域。为父母者,更应该善于和孩子一起学习。

那么,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什么呢?可一起学的东西很多,如了解国内外大事,跟得上时代步伐,家长和孩子一起进步。

实际上,这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很多家长却不能够持之以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国自古就崇尚教育,中国人以重视下一代的教育而闻名世界,但我们却不得不承认,现实中许多家长走偏了路。一些人以为给孩子找个名校,或是一掷千金,让孩子少小离家远赴海外当小留学生,就是对他们教育的大投入,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殊不知,这种把教育的责任推出去的做法却铸成了很多的错误和悲剧。

怎么学习?孩子也给出了答案:和他们一起学习。我们发现,这个调查结果令人惊异。其实,很多孩子并不是很在意家长的收入,而是更看重知识的力量,这无疑是我们这个社会和这个民族的希望。面对这些充满希望的下一代,家长们应该警醒,应该在浮躁和迷失中静下心来,关上电视、撤掉麻将,在温暖的灯光下,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和讨论,把父母的爱镶上知识的金边,融入孩子纯洁的心灵,呵护他们健康地成长。

许多父母经常教育孩子“多动脑子”“好好用功”,而忽略了“以智能育智能”这一重要规律。调查发现,孩子能够思维活跃、分析问题条理清楚跟他们的父母有直接关系,这些父母在谈话间明显地表现出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善于动脑筋。因此,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父母首先应加强自我学习,并与孩子一同积极投入到智力活动中去。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具体说来,家长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孩子一起学习呢?

1.读书、看报

读书、看报能使人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在家庭中传递信息时,父母还要谈谈自己的认识。读书过程中养成划出重点、剪贴感兴趣的文章和记读书笔记等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孩子自然也会喜欢上读书、看报。

2.小型家庭智力竞赛

进行竞赛的方法多种多样:必答、选答、抢答;口述、手写、动作;记分、淘汰、小奖品。这类活动还可以针对孩子在学习中的弱点进行,以激发其学习兴趣,扩大其知识面。

3.家庭辩论活动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问题是父母和孩子都感兴趣的,但看法未必一样,就此开展辩论活动,各抒己见,也是项不错的活动。如果在家庭中形成讨论、辩论的风气,每个家庭成员的水平都会提高,还能矫正有些父母一人说了算的不民主作风。

4.智力型家务劳动

所有的劳动都有明显的智力因素,如:饭,怎样做才能节约时间;菜,怎样做才好吃、好看;大扫除,先干什么、后干什么;拖地板,怎样才能擦干净,等等。在家务劳动中引导孩子开动脑筋,其大脑必然得到锻炼。

如何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兼精诸体,尤擅行草,也善于画画。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众人对小献之书法、绘画的技艺赞不绝口,使其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3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5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时,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3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娇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工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与其父王羲之被人们并称为“二王”。

上进心,就是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的一种心理品质。孩子的上进心,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动机。有的孩子就缺乏这种动机,究其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1)爸爸妈妈的挫伤。孩子原来有上进心,但是父母对他的上进心不屑一顾,甚至言辞中常露出讽刺、挖苦之意。孩子的积极性被打击,有的干脆就放弃了努力。

(2)家庭环境的影响。有些家庭中,爸爸妈妈本身缺乏上进心,工作上不思进取,生活上平平庸庸,更忽视孩子情感与智力方面的需要。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行为指导和要求,极少和孩子谈话、游戏、讲故事,压抑了孩子的上进心。

(3)孩子自身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评价,不能自我调节、自我监督,因此不能自我教育、自我激励。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必须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孩子感兴趣的事,做起来必然有积极性,反之则会影响其积极性的发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以亲切、活泼、愉快的言语激发孩子

要注意的是,父母的态度极其重要,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以理解孩子的语气,肯定孩子的成绩,继而提出新的要求,这样便会很自然地激发出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来。

2.引导孩子积极活动

孩子在活动或游戏时,父母积极参与,同样也能激发孩子做事的积极性。通过父母的参与,可以使孩子从中得到快乐、获得满足,从而为“下一次”打好基础。

3.尊重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必须鼓励孩子做事,即使事情做得不令人满意,也应以鼓励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绩。父母的激励,不仅会使孩子受到鼓励,还能使孩子产生一种“连锁反应”——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或对旧知识继续努力巩固的愿望。如果父母用讽刺或训斥的语气教训孩子,只能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会扼杀孩子的积极性,使其滋生畏惧、逃避的心理,更甚者会影响其一生的进取心。

亲子共读拉近沟通心间距

美国有一个名叫德罗瑞斯达的博士,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小学调查5103名一年级的新生,其中有49个人在入小学以前已经在家里学过阅读。德罗瑞斯达对这49个孩子作了5年的追踪调查,发现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他们的学习成绩一直保持领先的状态。然而,这些提早学习阅读的孩子在智力上和个性上与其他的孩子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他们在学习上处于领先地位并不是因为阅读以外的其他原因所造成的。

与此相似,德罗瑞斯达在美国纽约市也作了这样的追踪调查。他把孩子分成两组,这两组孩子的智力相当,但是一组孩子在入学以前学过阅读,另一组孩子在入学前则没有学过阅读。这个调查追踪了3年,德罗瑞斯达同样发现提早学习阅读的那一组孩子的学习成绩始终领先于没有提早学习阅读的孩子。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知识呢?获得知识的途径之一就是阅读。

对孩子的阅读应该从咿呀学语时抓起。开始时可以给孩子口授简单的儿歌或讲故事,养成孩子对阅读的爱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后可逐步扩大阅读量,使孩子博闻强记、开拓知识面、提高理解能力。有位成功的家长这样回顾孩子的“阅读成长历程”:

孩子之所以能比同龄人提前进入大学深造,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他能博览群书,知识面广,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首先是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我们常在充满父子、母子亲情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陶醉在书的世界里。在孩子咿呀学语时,对他来说,父母同他一起读图画书是一种最快乐的事情。每当在他身旁为他读书时,他就会感到亲切、愉快。这时,他会感到,父母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亲爱的人,父母的声音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在共同读图画书时,父母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情的变化必然通过声音表现出来,以此唤起孩子的共鸣,引发孩子对阅读图画书的兴趣。如果做父母的不读书、不看报,那么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很难培养起来的。

孩子上学后,我们就要求他背诵所学的大部分课文,而且有些课文必须背得十分准确。还让他利用课余时间背诵一些名家名篇,学过的古文也必须背得滚瓜烂熟。我们常看着书让他背,背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给予纠正。上高中后,他涉猎了《古文观止》《古文观止新编》《史记》《资治通鉴》《汉书》《后汉书》《战国策》等,有些名篇他都能背上来。背诵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之一,背诵积累到了一定的量,对孩子的理解、分析、评价能力自然会有好处。一般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大多文理兼优。孩子考入大学后深有体会地说:“语文是百科之源,学好语文,学习其他学科就会省许多工夫。”

我们要求孩子读书时要用心阅读,善于质疑发问。孩子读作品时,对作者的生平、为人,书中主要人物、主要情节、特色以及自己对作品的评价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让孩子沉下心来去品味、去体会、去感受,他们就会从书中获取精神营养,对培养自己的健全人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语文教学提倡大语文观念,就是要引导孩子内外结合,拓宽视野。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要立足于学校、课堂、书本,但不能拘于书本,要放眼于课外、书外,善于观察分析周围发生的事情。从许多优秀学生的成长过程看,他们都广泛涉猎了古今中外各种门类的书籍。他们都把看报刊、看电视、假期旅游、社会实践当做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引导孩子多动手、多动口也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把读书得到的精彩描写、名言警句、心得体会及时写下来,有的孩子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一直未间断写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对孩子的各科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各位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人类的知识传递过程中,书籍总是起着巨大的作用,这一点对于孩子来说,也不例外。

有藏书的家庭和几乎没有什么书的家庭相比,孩子的最初环境就有了好坏之分。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

许多父母认为,婴幼儿期的孩子理解能力差,给他读书也是浪费时间,其实不是这样。当婴幼儿瞪大眼睛听父母念书时,看起来也许他不完全懂,但只要他不哭闹,就证明他的语言和理解能力在悄悄发生变化。就像你在给一棵幼树浇水时,它不会马上长出叶子、开出花朵,但它的根在静静地吸收,机体内的纤维组织也在发生变化。

孩子总是喜欢模仿,看见父母津津有味地读书,自己也会去看看究竟有什么吸引人的,看不懂也没有关系,父母可以念给他听。

对于开阔孩子视野来说,书多一些当然好,但对于一些重要的、需要长期培养的方面,书并不是越多越好,多了就会杂乱,内容也会良莠不齐。因此在每一个方面选好一本书,都像选好一位老师一样重要。有的孩子读了5本书,可能不如一个孩子只读1本书。就像你去听别人讲话,碰上一个智慧的人,你会停下来,久久聆听;而碰上一个唠唠叨叨又没有多少见识的人,则只会败坏你的兴致。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阅读是一种终生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生。

1.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选择书

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好孩子“爱看”的第一批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孩子爱不爱看书,与父母的培养技巧很有关系。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刊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故事,等等。

2.不宜对孩子的阅读过程管得太死

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心理特点。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书,一会儿翻翻那本书。对此,家长不必过多地去管他。通常,在这一阶段,只要是孩子愿意把一本书拿在手上津津有味地翻看,家长就应该感到心满意足了。因为,这类表现完全符合孩子的早期阅读心理,是孩子在阅读求知的道路上迈开重要一步的标志。

3.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

家长应该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阅读是一种求知行为,也是一种享受。因此,家长除了需要对真正有害于孩子的书刊进行控制外,不应对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类型和范围进行人为的约束和控制。通常,孩子所读书刊的内容范围越广越好。

一般说来,从上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在阅读内容的选择方面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对此,家长应注意观察、了解和引导,不宜过多地干涉。如果你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

4.尽量陪孩子一起阅读

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看书,做孩子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以经常与孩子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他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孩子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

有效激励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回答说:“当然学完了。”孟母非常生气,因为她知道孟子没放学就跑去玩了,于是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剪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学习难不难?有人说不难,有人说难。可是说不难的人却未必有成就,说难的人也未必都知难而退。18世纪清朝的学者彭端淑曾经就这个问题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子侄们,译为白话文大意如下:

天下事有难易的区别吗?去做,难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不做,容易的事也会变得很难。学习有没有难和容易的区别呢?去学,难的也会变得容易;不学,容易的也会变得很难。

即使我的天资愚钝,才能平庸,不如别人,但是我每天坚持学习,毫不懈怠,总会有成功的一天,到那时候,也就不觉得愚钝和平庸了。即使我的天资聪明,才能敏捷,加倍地高于别人,但是我把这些天资和才能都丢弃不用,那么,我和那愚钝平庸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生当中,曾参是以钝拙出名的。可是孔子的学业,最后却靠曾参传了下来。这样说来,聪明和愚钝的作用,哪里是一成不变的呢!

四川有个偏僻的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穷,一个富。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样?”富和尚问:“你凭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就靠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富和尚说:“我几年来都想雇船去都一直没有办成。你凭什么能去得了?”过了1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告诉富和尚,富和尚感到很惭愧。

南海就是浙江的普陀山,是佛教的圣地。从四川到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去不了,穷和尚却去成了。人的立志,难道可以不如四川这个穷和尚吗?

所以,聪明和敏捷,是又可靠又不可靠的东西,自以为聪明和敏捷而不认真学习,那就会自取失败。愚钝和平庸,对人的发展有限制作用,但是又不能完全把人的发展限制住。不为天生的才能所限制而孜孜不倦地学习,才是真正求上进的人。

彭端淑的这封信是很有名的。它不但鼓舞和激励了彭家的子侄,而且也鼓舞和激励了后来的许多青年人。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毅力也称意志力或坚持力,是成才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品质之一。所以,要做好下面的事情。

1.说反话,故意激励孩子

在生活中,有时候父母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可孩子却做了一会儿就不想做了。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故意激激他,比如对孩子说:“我不相信你能将地扫干净”“我不信你能把碗都洗干净”,等等,孩子听后肯定会表示不服气,然后鼓起劲来做好原本该做好的事情。这种方法比劝说的效果更好,该注意的是,等孩子完成工作后,父母应立即鼓励他。

2.及时督促、启发孩子

有时,孩子在遇到难题时往往会懒得动脑筋。如果父母在边上督促他再仔细反复琢磨一会儿,并从中给予一定的启发,当孩子解决难题的时候,他便会享受到最大的满足和喜悦,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钻研的习惯。

3.要发挥榜样的力量

为了培养孩子的毅力,不管做任何事情,父母都应体现出榜样的力量。这对孩子来说是种无形的有效教育。

4.讲一些励志故事

孩子喜欢听故事,因此,父母可以经常有意识地给他讲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让故事内容感染他。

5.和孩子进行比赛

想让孩子把一件事情干好,最好的方法就是和孩子进行比赛,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做事的积极性,还能让孩子最大限度地体会胜利的喜悦。当然,孩子其实很难战胜父母,可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的精神,父母可以故意让着他点,并在干完事情后对孩子予以表扬。

在物质条件过分优裕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大多缺乏毅力,因此父母可有意让孩子吃点苦,如上学挤公交车,在烈日炎炎下赶路,或裸身冬炼,等等。

合理指令法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古今中外一些杰出人物的成功实例证明了注意力在一个人的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王羲之写字入了迷,竟把墨汁当蒜泥,用馒头蘸着吃;牛顿作实验时,把手表当鸡蛋煮;居里夫人课间演算习题时,身旁被恶作剧的同学堆满了凳子,竟丝毫没有察觉;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时,竟把和他一起乘车的小女儿忘记了;比尔·盖茨童年曾痴迷计算机;数学家陈景润童年痴迷看书、做题;昆虫学家法布尔在童年观察昆虫习性,从早到晚伏在大石头旁看蚂蚁搬家。

家长时常担心、抱怨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不外乎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孩子往往无法将注意力集中于他所不感兴趣或有压力的事情上,显得心不在焉;二是粗心大意,忘性大,重复出错,多次叮咛不见效果。

作为家长,需要了解,注意力是人的心理现象,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一个人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人在出生后的最初一段时期,只有无意注意;在教育培养下,随着生活经验的增长和语言的发展,有意注意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学龄前和学龄初期孩子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容易随外界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无意注意占优势的心理特点,要求孩子“老老实实”地坐着,让其做些枯燥的计算题或提笔练字等,孩子总是很难做到。应该说绝大部分孩子的注意力发展是正常的,家长大可不必过于担心。但是要遵循孩子心理发展规律,关心并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为今后健康地成长和有效地学习打好基础。

学习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注意力能否集中,可以说,注意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学习的前提条件。虽然说注意力是智力的组成部分,但它又是受后天因素影响而形成的,经过系统地培养和矫正是可以改善的,所以在教育学上,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往往是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很多孩子,上了中学后,依然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不仅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下课无法有效完成作业,而且还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逃学行为。其实,这些孩子在小学时就在注意力和自觉性方面存在问题,只不过当时学习成绩还过得去就未特别表现出来,但到了中学阶段,问题日渐严重,尤其是初二,学习成绩急剧下降。中学生的注意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小就不爱运动,体育不好,协调性差,动作磨蹭,效率很低,动手能力很差,喜欢坐在家里看书,很少下楼,很少干家务事。这样的孩子虽然也坐得住,但是学习并不专心,在数学、物理成绩方面影响比较大。因为心理学家早就研究发现,动手能力、运动协调性的发展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上述方面能力欠缺的孩子很容易影响理科成绩,尤其是擅长语文、英语,体态较胖且协调性较差的女同学,更要注意这个问题。

(2)中学生的情绪很容易波动,如果不喜欢某个老师,就不喜欢这门课。如果喜欢某个异性同学,就忍不住上课也胡思乱想。如果家长闹矛盾,孩子也焦虑不安,萎靡不振,无心学习。同学间的关系、老师的态度都极易影响中学生的情绪,进而影响其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在美国,10岁以下的儿童中有6%~10%患有“多动症”。这是指一种过量的、无法自控的活动,症状常常表现为精力分散、多动、注意集中时间短。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或放慢动作的节奏。而真正的多动症是大脑神经的紊乱,可以由儿科医生来治疗。过度的紧张可以引发或增强孩子的“多动症”。

有“多动症”的孩子还会伴有其他问题。首先,由于受到同龄人的排斥,他们会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他们的过分紧张和过剩的能量不但会惹恼成年人,而且也会使同龄朋友离开自己。他们很快会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很快就会失去自尊。其次,在校期间他们很可能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非常短,很难坐在座位上集中精力听课,这样他们就会影响和干扰他人,甚至会给别的孩子带来伤害。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增强孩子的注意力,家长要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活动时间

安排孩子学习和活动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以免他产生疲劳而把注意力转向其他事物。

2.给孩子发出清晰的指令

家长指导孩子学习或从事其他活动时,应该给孩子清晰的语气指令,以激发其集中注意力。而家长的过分唠叨,往往会适得其反,助长了孩子注意力分散。

3.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述

家长倾听孩子讲述事情,以及和孩子共同活动时,要聚精会神地听、参与,避免敷衍和漫不经心。

4.孩子有进步就要表扬

只要孩子有一点进步,立即给予赞美鼓励,不要对他心灰意冷或怒加斥责,孩子在轻松的学习气氛下易集中注意力,学习效果会更好。

5.给孩子营造好的学习环境

注意孩子的学习环境是否有让他分心的事物。例如:客厅的电视机声太大,窗外有孩子在玩,桌上有漫画等。

用引导法拓宽孩子的想象力

歌德是个独生子,父母很疼爱他,对他的教育也十分用心。父亲经常拉着小歌德到公园里游玩,或者到田野里散步。这些时候,父亲总要教他唱些通俗易懂的歌谣,父亲的用意是想在游戏中向儿子灌输一些知识。

歌德母亲的教育艺术不亚于他的父亲。在歌德刚刚两岁的时候,妈妈每天像上课一样给儿子讲故事,先从讲小故事做起,并且形成习惯。渐渐地,她再给儿子讲一些“长篇”故事。妈妈讲故事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同,她是用一种教学形式来“实施”的。每当她讲故事的时候,她的“故事教学”不是一个劲地“满堂灌”,而采用像中国的章回体小说形式一样,每次讲到一定阶段,或是讲到重要转折关头时,就突然停止,宣称“休息”,然后让歌德自己去联想下面的情节发展,甚至让他推想故事的结局。

小歌德总是为此作出各种猜想,有时还跑到奶奶跟前认真商量。第二天,当母亲继续讲故事之前,小歌德会说出自己设想的情节。他的母亲常常会高兴得叫起来。

父母出色的家庭教育,使歌德在文学、音乐、绘画多方面受到了良好的熏陶。歌德8岁时便能精通4国语言,成年后写下了许多名著,如《浮士德》等,一直流传至今。

我们常常惊叹:美国在科技创新方面总走在世界前列。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或不愿意接受美国的《公民权法》中的两项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玩的权利;问为什么的权利。

据说,这一规定与美国历史上的一个精神赔偿案有关。

1968年的一天,美国一位3岁女孩指着一个礼品盒上的“OPEN”对她妈妈说,她认识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女孩说是幼儿园的老师教的。这位妈妈在表扬了女儿之后,一纸诉状把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她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等圆形的东西。但是,自从幼儿园教她认识了字母之后,孩子就失去了这种想象的能力。她要求幼儿园对此负责,并进行精神赔偿。

此案在法院开庭时,这位妈妈作了如下辩护:“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个公园里见到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放在较大的水塘里;另一只完好无损,放在很小的水塘里。管理人员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剪去左边翅膀的因无法保持身体平衡而无法飞行;在小水塘里的因没有足够的滑翔路程,也只能待在水里。现在,我女儿就犹如一只幼儿园的天鹅,他们剪掉了她一只想象的翅膀,过早地把她投进了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陪审团的全体成员都被感动了。幼儿园败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许多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用成人的观点教育孩子,常常否认甚至耻笑孩子的想象力。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幼儿园为满足家长的心理,开始教孩子许多所谓规范的知识。进入中小学之后,更是把孩子“好玩”的天性视为“洪水猛兽”,进行严厉地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总是强调答案规范统一。这样就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人在头脑里对未知事物的一种虚幻的解释,正因为有了想象力,才会促使人想尽办法去实现想象中的事务。想象力是人的动力的源泉,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失败,继而不断总结,又不断进步,周而复始,形成了宝贵的经验,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随着知识掌握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看清了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反过来又促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目的只有一个,即充分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

当今世界的许多事务,在上个世纪或者更早的时候,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通过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才逐一被实现。比如,电话、电视、飞机、火箭等,不都是人们受到某种启发或看到某种现象,从而产生想象,在大脑里构建蓝图,然后通过艰苦的努力和尝试而实现的吗?

所以,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是知识的萌芽阶段,是人类走向自我解放的启蒙老师。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想象是创造的基本要素。人类思想的进步、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丰富多彩的现代文明和社会文化等,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为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家长要做好以下工作。

1.指导孩子丰富头脑中表象的储存

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材料,谁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谁就有更多的进行想象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要启发孩子多观察、多记忆形象具体的东西。去博物馆参观,到郊区游览,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走亲访友等,都可以记住许许多多的表象。为了记得多、记得准、记得牢,可以请孩子用语言描述,或者家长与孩子相互描述,还可以通过写日记,把头脑中的表象再现出来。

文学作品、艺术品、电影、电视中形象化的东西特别多,让孩子有意识地留心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有利于增加表象的积累。

2.指导孩子增加语言文字的积累

想象以形象形式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当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时,语言材料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因此,要让孩子增加语言文字的积累。比如,背诵的课文要记牢,要有一个文学名句、名段摘记本,随时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并利用休闲时间翻阅。这样在想象时,可以拓宽想象的天地,增加想象的细密程度和丰富程度,从而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3.支持孩子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是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不论是音乐、舞蹈、美术、体育、书法,还是天文、地理、生物、化学、航模、舰模、电脑,每一种兴趣小组活动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进入脑海,而且需要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才能完成活动任务。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十分有益。当孩子们的兴趣小组成果得到展示或者获得表彰奖励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想象力会突飞猛进地发展。

4.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

孩子在小时候,喜欢编故事、讲故事,有时讲给小朋友听,有时讲给爸爸妈妈听,有时还自言自语。家长应该看到这既是锻炼表达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发展想象力的好机会。要积极鼓励孩子,不要冷言冷语,更不能随便阻止。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按照某个主题去编讲故事,适时地给以赞扬,指出不足。好的故事,让孩子用笔记录下来,不断修改。天长日久,孩子的想象能力会越来越强。

家长应该怎样向孩子提问

在一个有雾的早晨,妈妈指着外面问4岁大的儿子:“咦,今天我们家门前的房子上怎么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白纱呀?”孩子赶紧也往外面看,他想探索“雾”是个什么东西。妈妈又问:“你知道‘雾’是怎么来的吗?”孩子迷惑地摇摇头。

妈妈摸摸孩子的脑袋,慢悠悠地说:“‘雾’是空气中凝结的水汽。不过它与天上和地面的温度、湿度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哦。”

过了一会,太阳出来了,雾气不见了,妈妈问孩子:“太阳出来后,雾怎么不见了?”她进一步引导孩子追寻雾形成的原因,逐步激活孩子的想象思维,激出孩子智慧的火花。

现在,一些学校经常办学术讲座,邀请最有名的教授和学生面对面交流,提问时间到了,没有学生敢问,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离开会场。其实,不提问是因为学生没有思考,学生不会提问。

当专家教授在演讲时,中国的学生习惯“听”,全部接纳专家教授的发言内容,很少有学生掌握“边听边思考”“边听边质疑”的学习方法。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曾经说:“什么是学问?就是要学怎么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学问来自于发问,要获得多一些知识,就是要善于学习,善于发问。可是,目前许多孩子都不愿意提问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学习不动脑筋,糊里糊涂,学了点什么也没搞清楚,当然提不出问题。二是学习并不是没有问题可问,而是有问题而不敢问或不愿问:或者觉得一点儿小问题,不愿意麻烦别人;或者是因为害怕提出问题后老师会责怪自己上课没认真听讲;或者是害怕同学笑话自己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问;或者是自己当时懒得去问别人,过后自己也忘记该问些什么。三是去问了老师、同学或家长后,问题还没搞清楚就半途而废,没有追根究底把所有问题都搞清楚的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每一次教育活动都必须小心谨慎。父母在和孩子的相处中,很多时候需要进行交流,而提问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家长应该怎样向孩子提问,才能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并激发孩子对知识产生兴趣呢?

1.探索性提问

要问,就问到点子上。要做到这一点,家长可把要求孩子掌握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发问点。

2.启发性提问

家长的提问是为了引起孩子的思考,因此,家长的提问必须具有启发性。只有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唤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

3.趣味性提问

七八岁孩子的注意力易转移、易激发,家长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以激发孩子想知道更多知识的欲望。例如“鱼在睡觉的时候闭眼睛吗?”“人用鼻子呼吸,小鱼是用什么呼吸?”“小鸡有耳朵吗?”“为什么骆驼能在沙漠里行走和生活呢?”“企鹅为什么能在冰天雪地的南极生活?”一个个关于动物的问题深深地吸引着孩子,既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能激起孩子对探索动物秘密的好奇心。

4.概括性提问

在亲子活动中,家长要让孩子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就要逐渐提高提问题的质量。也就是说,提问题要有概括性,从而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学会概括的好习惯。例如在“影子是怎样形成的”这个提问中,孩子通过思考与回答以后,就能逐步概括出人、树、房子、动物等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电灯、手电、蜡烛等发光物的照射下,都会留下阴影,这就是影子。这样,孩子既可以认识光和影子的关系,又能使其具体直观思维逐步向抽象概括思维发展。

5.提问要有层次性

提问要由浅入深,使孩子系统掌握科学知识。如,在野外游玩的时候,家长要让孩子认识“奇妙的根”时,可以这样提问:“这些植物的根在哪里呀?”“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呀?”“每种植物的根是否是相同的呀?为什么?”“根有什么用?”通过提问的环环相扣,孩子就能对根的知识有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观察与思考习惯。

6.提问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提问,能使孩子没有拘束,较积极、大胆地探索,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认识空气”,家长可以这样提问:“哪里有空气”“空气有什么用处”。如“认识沙”,家长可以这样问:“沙是什么样子的”“用手捏沙有什么感觉”,等等。这些问题没有限定的答案,孩子有充分的空间展开想象,培养了孩子多元化的思维。

孩子学习偏科怎么办

李雯从小就对数学的加加减减很头痛,上了初中,面对复杂的公式、概念,更是感觉到没有头绪。在小学时就曾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她,却从小就因为偏科而被归入差生的行列。面临中考,李雯的父母对她的希望很大。尽管她每天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并不感兴趣的理科上,但一次次不理想的答案成绩,却好像在嘲弄她的决心。母亲沉甸甸的期望和常常不经意间的责备,都使李雯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让李雯的理科成绩有所提高,妈妈请过家教,辅导书更是买了无数,可就是效果不大。

偏科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智能和德行上的大问题,但是却有很大的杀伤力,使人无可奈何地输在水平线下。个人的能力结构有其特点,这是常见的现象,但是现行的答案却要求我们是各科都优秀的全才,这样才相对出现了“偏科”这个说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逐渐凸现出来,他们渴望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学习、了解这个世界。所以,对于喜欢的课程,他们会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而对不喜欢的课程,则会表现出较大的反感。他们对部分课程从没兴趣到不喜欢,再到反感……最终成为知识上的“跛脚者”。

偏科有能力结构的问题,但更主要的是被心理因素所强化。一开始,学生出于本能对熟悉的知识是感兴趣的,而疏远那些不怎么喜欢的知识,但是到了答案时这种疏远便会还你颜色,成绩显然会比较差。于是父母就会来检查、指责甚至辱骂,而孩子就讨厌、生气或者自责。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孩子就对不喜欢、没有感觉的课程产生了心理阻抗。

这种阻抗既有能力上的,自己确实不喜欢、不投入、回避它,但是更多却是心理上的。孩子自己会觉得这是麻烦,父母和老师因此而批评自己,自己也找不到好感觉,心理上也因为焦虑产生负面的暗示:自己是学不好这门课了。或者,孩子对父母和某位任课老师不满,以此作为对抗的手段;或者,孩子希望以此作为引起师长关注的事件,因为自己很寂寞。

一般说来,有缺必有满,有特别的弱点就会有超人的强项。人的能力也呈现舍小处集大成的特点。父母要告诉孩子,面对弱点在心理上应不回避、不害怕,要正视它们并自我鼓励,从而战胜它们。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短处和弱点正是自我挑战的机会。

父母应鼓励孩子对不平衡的能力结构“扬长不避短”,保持优势并集中精力攻克短处。假如孩子难以把短处变成长处,但能够做到把特点和优势强化,把弱点上升到一般,也是成长的好谋略。

有个关于木桶原理的故事。一个木桶能装下多少水,关键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尽管说“术业有专攻”“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努力在社会上生活得很好。但是,在目前这个应试教育盛行的年代,没有一个孩子可以只凭擅长的一两门功课,就能在社会中立足。偏科会给自己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毕竟,天才型的孩子还是少数。

目前中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偏科现象,可能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1)兴趣使然。此种兴趣与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关系很大。拿家庭环境来说,“体育世家”的孩子喜欢体育,“音乐世家”的孩子偏好音乐等;在学校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及人格魅力也可能使学生偏科。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喜欢数理化,而对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一筹莫展,这与此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强而具体形象思维能力较弱有关系,而有些学生则恰恰相反。

(2)在中学阶段,一些孩子将中学所学科目分为所谓的“主科”和“副科”,凡升学答案和高考的必考科目为“主科”,其余则统统为“副科”,重视“主科”,轻视甚至忽视“副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家长还积极支持孩子这种偏科学习。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孩子学习偏科不利于孩子的发展。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纠正学习偏科的问题呢?

1.要向孩子阐明学习偏科的危害,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

中小学阶段,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是为孩子日后成才打下坚实基础的阶段。各年级开设的各门学科都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是经过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而设立的,偏废任何一门课程,都犹如修建高楼大厦时地基缺了几样关键的东西,其后果是很严重的。从未来的工作需要看,日后每个人的工作都将是综合性的,且工作变动很大、很快。

一项工作、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要用到许多领域的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一个公认的目标。要让孩子认识到,要学好数理化,没有坚实的语文功底是不行的,没有结实的身体是不行的,没有艺术细胞和丰富的想象力也是不行的。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由于中小学生偏科现象的存在,导致了眼下许多大学生“会说ABC”(英语好),“会解XYZ”(理科强),但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甚至给导师写假条都有错别字,用错标点符号,不懂规范格式,这些人不得不回头再学中学语文。事实证明,许多优秀的科学家,除了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以外,还有相当高的文学修养、艺术修养。

2.激发孩子对“非优势学科”的兴趣

如孩子在理科学习方面取得了成绩,而文科不足,此时可鼓励孩子:“你数学学得这么好,语文能不能也学得这么好呢?试试看。”家长平时也可和孩子分析某一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甚至也可“请教”孩子一些语文方面的问题。许多孩子语文不好主要表现为写作不好,此时家长可鼓励孩子写日记,模仿一些名家文章的布局、结构,或购买一些文学名著,订阅一定数量的文学报刊,鼓励孩子向报社、杂志社投稿,参加一些写作比赛,逐渐提高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

3.家长要有耐心,纠正学习偏科不会一蹴而就

家长要热情地辅导孩子的“非优势学科”,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激发孩子对该学科的兴趣,增强其信心。长期坚持下去,孩子学习偏科的问题就会逐渐得到解决。

4.克服孩子学习上的偏科倾向,但千万不能矫枉过正

在抓孩子其他基础课的学习时,不仅不应限制他们对所擅长科目的学习,还应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俗话说,不怕千门会,就怕一门灵。孩子学有所长相比平而不尖会更有出息。

让孩子远离开学焦虑症

“马上开学了,还老是往外跑,给我乖乖待在家里。”开学前,初三学生小陈趁着还未开学疯狂地和同学在外玩耍,为此与妈妈发生了多次争吵,每次提到开学,原本还高兴的他,一下子就好像没有了热情,对家人亲朋爱理不理的。原来,要开学的事实让他有些莫名其妙地恐惧,特别是晚上,就会想很多。小陈会想还有一年多,要是中考不理想或是没考上该怎么办?开学了,又有做不完的功课、上不完的课,还不能看电视、玩游戏,答案又得名列前茅……

感到不被理解的小陈带着情绪、拖着疲惫的身躯进入了新学期的课堂。可是开学已经10余天,小陈依然情绪低落、不想上学,上课犯困、疲倦,甚至与父母发生争吵。

像小陈这类情况在中小学校开学之初普遍存在,是典型的“假期后遗症”,他们轻则迟到,上课犯困;重则厌学、逃课;更有严重者情绪低落,甚至异常焦虑。这种现象会持续将近1个月时间,成了学校、家长、学生共同的难题。

“开学恐惧症”是一种情绪障碍,主要特点是对学校产生恐惧。它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还有头痛、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

开学焦虑症的主要诱因是“开学”,它会导致学生对学校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或“唤醒”分离性焦虑、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情绪和行为。前者是由于自己的人格缺陷或对学校和学习过于紧张所致;后者往往是在学校学习或在其他活动上有过挫折和遭受委屈、羞辱的经历。升学压力、人际交往不适应等方面是导致开学焦虑症的重要原因。

学生的开学焦虑症原因不尽相同,表现也各异,主要诱因有分离性焦虑、改换学校重新适应新环境、人际交往困难等。在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放假期间作息生活极不规律,每天看电视、上网、晚睡,开学后又要恢复早睡早起,担心自己能否重新调整生物钟;有的在假期里过惯了被照顾的生活,对开学后的独立生活有些不适;还有的学生担心新学期功课太重,担忧学校人际关系等。不仅是中小学生,现在连一些大学生也同样会产生这样的情绪,有的大学生在假期里“疯狂享受”,不喜欢开学,希望能再多放几天假。

据专家介绍,开学焦虑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有关调查显示,有这种情况的孩子大部分曾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有过挫折经历。

开学焦虑症有五种易发学生群,即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以及一些过于追求完美学业的优秀生。

亲子正面沟通秘诀

家长如何帮孩子远离假期焦虑症呢?

1.帮助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意识到并接受假期已经结束的现实,想到可以与同学一同分享假期中的有趣事情;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一些,又能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认为自己将有更成功的一年,等等,都有助于其树立信心、放松心情,以接受的心态去迎接新的学期。

2.开学一周前开始恢复规律的作息时间

让孩子自觉按时间表睡觉、起床,不睡懒觉,1周左右,生物钟自然就准了。还可以让孩子对假期做个小结,与同学分享假期的趣事,预习新的课程。

3.可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图书馆等方式来充实孩子的生活

平时让孩子注意克制自己,学会容忍和接纳别人,加强相互沟通和交流,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4.加强孩子的身体保养

首先,调整孩子的饮食,让其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和杂粮,适当摄取蛋白质类的食物,避免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其次,督促孩子适当锻炼身体,让孩子的生理、心理尽快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家长不要对孩子表现出过度的关注、给予过大的压力,应注意营造温馨轻松的氛围,应该帮助孩子及时收心,及时排解孩子的心理焦虑,使孩子在理解、鼓励和支持下积极地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让孩子远离学习焦虑症

场景一:林无眠,初三学生,性格内向,大缺点没有,就是有时性子急躁,爱发脾气,学习成绩还过得去,但老师反映他比较孤僻,不合群,做事缺乏耐心。眼看到了升高中的节骨眼上,他却向家长提出了一个令人不能接受的要求——在家自学。

场景二:泰叶琳,高三学生,一直是班上的好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是老师心目中的“骄子”,让父母很是欣慰。然而,麻烦来自高二的暑假,作为奖励,泰叶琳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迷上了电脑游戏,开始是玩一会再学习,后来是有空就玩,接着是挤时间玩,最后是不玩就难过。对于学习,他却越来越厌烦,看见书本就头疼,一玩游戏就精神,学习成绩不断下降。

现在许多孩子只要一提学习,马上变成苦瓜脸,非常痛苦。而很多家长就是弄不懂学习这么重要,为什么孩子却会痛苦?不学习能有前途吗?不学习能有以后的发展吗?于是,在家长眼中,孩子厌学就成了个性上的胸无大志、没出息,成了品质上的懦弱、无能和愚蠢的表现,所以他们更多的是用榜样来鼓励、用物质来刺激,实在不行就指责和棒打。但是目前很多事实说明,这种“黄油加大棒”的做法收效甚微。

心理学家认为,厌学的孩子对待学习有一个痛苦的神经链,他们一想到学习就会感到痛苦。这是一个心理学现象,而孩子的心理为什么会有这条神经链呢?

比如一个孩子刚刚开始学习写字,写错了,或者是算算术题出错了,成年人就会轻则指责,重则呵斥、棒打,恨铁不成钢。孩子在学习方面能犯多大的错呢?不过是做错一道题,写错一个字,一次答案没考好。但是,家长因此而生的愤怒和指责却是多么严重,由于孩子一次写错字、一次做错题、一次考了70分,就指责孩子没出息、丢人现眼,直接导致其自信心扫地。有的家长不仅仅指责,还有一个鲜明的态度就是:“你不许哭,憋着!”……

慢慢地孩子一想到学习,就想起父母的狰狞面目,就想到自己毫无价值、丢人现眼,所以就出现了痛苦的感觉。家长在很多地方为孩子“建立”了一条又一条痛苦的神经链,孩子越来越无法忍受,小的时候隐忍,大了之后就会逃避。人的一个主要的心理特点是,追求快乐、逃离痛苦,成年人和孩子都是如此。不是所有孩子都厌学,爱学习的孩子肯定是从学习中感觉到快乐,厌学的孩子肯定是感到学习痛苦。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享受学习,做阳光男孩、阳光女孩,这才是值得每位家长探索的问题。

厌学问题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最多见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太大,孩子承受不了,选择逃避。有些孩子在小学或初中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升入初中或高中后,学习内容、方法、环境等都变了,自己在班上不是名列前茅了,心理上不能承受挫折。这些孩子往往是从小一帆风顺,在家里、学校一直受到家人和老师的喜爱和呵护,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所以一遇到困难就受不了了。

还有一些压力则来自父母。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方法,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也会厌学,青春期的孩子开始关心的人生命题是:“我为什么学习?我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由于许多家庭给孩子提供了过于富足的物质条件,孩子在家里从不做家务,从不担心经济上的困难,孩子当然没有要通过学习而改变现状的愿望,现在家里的钱好像都花不完,为什么要学习?而那些家庭生活条件艰苦的孩子,反而学习目的很明确。同时,由于现在家长的功利性过于强烈,从而使得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作者:静涛类型:都市状态:已完结

天下父母无不盼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但大多数的中国式家庭教育让我们看到,许多孩子没有在父母的打骂中成功,也没有在老师的严厉管教下...

小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