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阿苏文学网 > 资讯 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无弹窗全文阅读 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完整版小说

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无弹窗全文阅读 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完整版小说

时间:2019-03-25 16:59:11编辑:怜梦

热门好书《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是来自砍柴人著作的出版类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王以轩杨坤,小说文笔超赞,没有纠缠不清的情感纠结。下面看精彩试读:王以轩,25岁,黑龙江人,高中文化,京漂,现租住在北京北部城乡结合部。他白天在北京各大影视基地做群众演员,晚上在地铁站摆地摊赚生活费。我们在上岛咖啡店里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谈话

《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 第四章世风如此剽悍,咱们就别再愚蠢 免费试读

1.如何推倒人生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我们要想出人头地,确实需要机会和平台。没有平台和机会,我们即便是蛟龙也得盘着,是猛虎也得卧着,和普通的家禽家畜没什么区别。

所以,从我们步入社会的第一天起,就应该弄清楚以下八个问题:

1.我们想做什么?

2.我们现在能做什么?

3.父母能给我们什么?

4.我们现在的优势是什么

5.我们现在最大的劣势是什么?

6.我们现在的处境是什么?

7.现在的环境能不能提供我们需要的机会?

8.什么样的环境能提供给我们需要的机会?

高中毕业时,我们幼稚地认为只要考上好大学,就能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现状。可是大学毕业以后,我们才明白,并不是有知识有文化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有太多令人羡慕的工作,我们并不能做;即使我们有能力做,也没有机会去做。

这时,我们好像什么都能做,又好像什么都不能做。我们在大学里学到的东西,仿佛突然间一文不值。除了一张文凭以外,我们在很多方面都不符合招聘公司的要求。

这时,我们觉得自己缺的就是一个机会,一个平台,而自己因为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拼死拼活也得不到这样的机会、这样的平台。

这时候,是我们最茫然、最失落、最无助的时候,也是最难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的时候。由于我们给自己的定位不准,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失败原因归咎于社会、时代和别人。几经挫折、拒绝、打击和失意,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怀疑社会,甚至仇恨社会,为自己的堕落找借口。

只要我们还卧在社会底层,还在望房兴叹,无论我们找到多么令人信服的借口,都是把我们自己送进地狱的台阶。

只要还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任何放弃努力的理由和借口都不成立!精力最旺盛、体力最充沛的时候,我们不去为改变命运做准备,生活的惯性就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命运。习惯接受一切,忍耐一切。

我们应该知道,找准自己在社会上和时代中的位置,会让我们坦然接受现实中的那些无奈,让我们心无旁骛地准备改变,冷静地思考并提醒自己,现在的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要的。

初入社会时,我们可以做几件傻事,甚至可以做几件错事。但是傻事错事做过之后,我们就要及时调整自己,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努力。不论遇到什么,我们都不能轻易否定自己,轻易怀疑自己。当然,前提是我们要确认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心中一旦有了目标,我们就必须学会审视自己现有的一切。因为这一切,是可以决定我们人生的。

父母能给我们提供机会和平台,那当然很好;如果不能,我们没必要埋怨,因为埋怨也无济于事,只能让我们伤心伤神。

我们暂时不能做什么,别人接不接受我们都无所谓,初入社会只是我们学习的开始。最主要的,我们一定要明白,自己所在的环境、所在的行业,能不能提供与实现我们人生终极目标相匹配的机会。如果没有,我们必须知道哪里有,哪个行业有。

我们来到社会上,最忌讳的是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找工作时盯着待遇和环境,最后只能导致我们处处碰壁,自尊和信心都受到打击。

有高起点,我们的发展就会获得高速度。但如果没有高起点,只要我们找准自己的位置,在那个位置上做好准备,也会获得不错的开始。所以,在我们第一次找工作时,首先要确定自己对工作的八点要求:

1.是否能让你发挥自身优势,或者能帮助你弥补致命的劣势。

2.是否允许你犯错,还能指导你永远不再犯同样的错。

3.如果你再一次选择工作,此次的工作经历是否能为你的履历加分。

4.是否有一个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让你专心去做事。

5.是否能让你保持工作***并勇于向未知挑战。

6.是否让你学到可以赚钱的过硬本领。

7.是否通过这份工作积累行业人脉,并学会与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8.工作氛围是否让你舒服,是否能让你感觉获得应有的尊重以及心灵的自由。

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并不是简单的过渡和跳板,而是我们在尝试以新的方式去学习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习用新的思路处理人际关系,培养我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还会帮助我们获得很多对工作的理解和认识。这些对我们将来的人生走势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因为它就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张成功多米诺骨牌。

我们人生中的第一张成功多米诺骨牌应该是什么呢?

与我们所学专业对口,或者兴趣对口的工作;我们最喜欢、或者即使我们不喜欢但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工作,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成功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对于初入职场的我们来说,成功就是找到并推倒自己事业上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那些已经成功的人,之所以做什么都很简单,赚钱很容易,就是因为他们已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而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他成功链条上倒下的第N张或者第N+1张骨牌。

我们看不到他的第一张骨牌,原因是那时他还没有成功;而当他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获得成功之后,我们才开始知道他,关注他。所以对于想获得成功的我们来说,能否推倒第一张成功的多米诺骨牌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一辈子都想有所成就,却往往忙碌一生无所作为,就是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推倒过终极人生中第一块成功的多米诺骨牌。

第一块成功的多米诺骨牌在什么地方?我们怎样才能推倒它呢?

我们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我们最想做的事情。当然,这样的事情绝对不是仅仅完成一项工作那么简单,它应该是我们事业的开始。我们一定要为做好这件事情做充分的准备、长时间精细的准备,然后争取一举做成就可以了。

在我们还不知道自己能否做成的时候,就必须时刻关注这张骨牌,等到我们准备得足够充分了,再推倒它。推倒第一张骨牌,有时只需轻轻一点,有时只需短短一秒,但我们可能要为此积蓄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力量!

手无寸铁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选好自己的多米诺骨牌,然后为推倒这张骨牌积蓄力量。如果不这样做,我们真的有可能一辈子趴在生活的最底层,还要累及我们的子孙后代!

2.明确自己的优势是什么

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以下三点:

1.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势。

2.任何人,只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就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是改变命运。

3.自己的成功方法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而不是弥补自己的短板。

按照以上的逻辑,每个人都能成功。事实上,能在某个领域获得成功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我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时时处处都处于劣势状态,似乎我们对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无可奈何无能为力,不得不为了自己、家人的生计奔波劳碌。

既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为什么我们自己不知道呢?还有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人吗?当然没有。长大成人之后,如果说我们一点都不了解自己,鬼都不信。但是,我们都了解自己什么呢?往往是自己的弱点、缺点和不足。在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们做的最多的工作,恐怕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弥补自己的短板,却忽视了自身的优势,更没有彻底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我们这样做,是因为身边的人习惯盯住我们身上的短板,不断地提醒我们,导致我们认为自己所有的厄运,均由其导致。譬如我们学历比较低,找不到好工作,我们便会想尽各种办法提高自己的学历。

我们弥补自己的短板,往往是因为在不适合自己的地方,为了满足并不适合自己发挥优势的要求,强迫自己去学习,去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去改变自己做人的原则,甚至是***自己的优势。这样的人,在公司里只能是一名员工,不可能是一名优秀的员工,更不可能独自做一番事业。

我们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因为在小时候,追求完美的父母,目光一直集中在我们的缺点和弱点上,强调的是我们应该掌握这个,应该补充那个,总拿我们的缺点和其他孩子的优点相比较;在学校里老师也是这样,只要我们不是足够优秀,他们就能在我们身上找到值得批评教育的地方。

比较,习惯拿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比较,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用自己的劣势去做事,惨遭失败,就全面否定自己。这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在朋友和亲人面前,生活落魄的我们常常会这样抱怨:“唉,和别人相比,我什么优势也没有。”“人家什么学历啊,什么背景啊。”

在声声抱怨中,在亲朋好友的毫无价值的安慰中,我们逐渐丧失了工作和生活的信心。

自身硬件均没有明显优势的我们,步入社会之后,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要完成多种转变和适应,并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我们拿自己的短板与别人的优势战斗,结果非死即残。即便我们想与时代死磕,也得用肘部或膝盖,而不能用脸蛋或睾丸去磕。

在人生前二十多年中,我们都是被父母、老师安排着,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我们就像一个木偶被多只手操纵着。那时我们深刻感受到依赖别人、不能独立的痛苦和无奈,感觉自己就是实现他们未曾实现理想的载体,是他们生命的重新延续。

走入社会,父母因自身能力有限,对我们的需要或有心无力,或爱莫能助,或鞭长莫及,总之对我们干涉就不那么多了。但是,面对要比学校复杂多倍的社会,我们似乎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仿佛就是简单的“关系”社会,有关系就有优势。曾经非常痛恨被管的我们,这时候却希望有人管管我们,给我们安排一条宽阔平坦的路,管管我们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但是,社会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像我们这样没有资源、没有关系的人,只能漂到市场上碰运气。

市场风云变幻。优势越显著的人就越有机会,越受人青睐;越没有优势的人越遭到冷遇,直至被淘汰。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倒霉,让我们心理失衡。我们对各个行业都是一无所知,大学里学的知识似乎百无一用。在我们看来,每个行业里似乎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读书的时候,我们对“干一行,爱一行;干得痛苦,爱得艰难”那种人、那种生活状态嗤之以鼻,瞧他不起看他不上。我们觉得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人,应该爱哪行干哪行。事到临头才发现,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爱哪行,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干哪行!

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哪一方面有优势,不知道自己在哪个行业能干出名堂来,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过多地关注自身劣势,而没有认真发掘自身的优势;过多地考虑自己如何去适应工作,却很少考虑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因为没经验、没人脉,获得的支持少,在陌生的领域里,我们开始做事时很难获得成功。我们刚上班时,很难取得领导、同事的信任和支持,对工作感到无从下手,四处碰壁,忙不到点子上,好心没办好事,这样就影响了我们的心态和情绪,自信心在一次次打击与否定中逐渐丧失。

我们真的像自己想象的那样无能、无用吗?绝对不是,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一件废物。在我们决定做什么工作的时候,还是要了解自己的优势。

生活的真正悲剧并不在于我们没有明显的优势,而在于我们未能发掘并运用自己拥有的优势。

我们都是社会棋盘上的棋子。我们可能是车,可能是马,还可能是炮,甚至只是一个小卒。我们是什么不要紧,只要把自己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同样具有强大的杀伤力。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才能。我们对什么都感兴趣,是才干;征服欲望强烈,是才干;认真仔细,是才干;忠厚老实,是才干。更不用说聪明好学、知识渊博、机智勇敢、幽默风趣、吃苦耐劳了。总之,我们身上肯定存在着某种才干,这种才干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我们身上最突出的特点。

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特点,也就知道了自己有什么特殊的才干,剩下的就应该思考怎样把才干转化成优势了。我们只有把自己的才干转化成优势,才能依靠自己的优势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注意以下几点:

1.非常准确地评估自己,在一张纸上写出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自己的特殊才干。

2.在几种才干中,选出自己认为最有利用价值的一种。

3.针对选出来的那种才干,配以必要的技能和知识,并寻找需要自己所具备的才干的岗位,进行强化训练和补充,使其成为能代表你的标志。

4.如果一下子找不到与这种才干匹配的岗位,也要在工作之余利用任何机会去引导、培养、展示和证明,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有这种与众不同的优势。

5.一旦得到与自己优势相符的职位,就应该把握住所有机会,把自己的才干转化成能够压倒对手的优势,使自己成为这个职位上不可替代的人选。

我们还很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别轻易断定自己没有优势。我们没有,是因为我们的优势还没有被自己开发、培养和利用。

千里马立大功,成大业,离不开伯乐,但是,能不能成为千里马,却在千里马自己。

站在高手如林的社会上,如果我们自己都说不行,别人谁还敢厚着脸皮使用我们?

3.必须培养预见能力

好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没有在最恰当的时间去做;好多绝佳的投资机会,我们并不是没有实力去投资,而是在看到别人大把赚钱的时候,才想起质问自己当初为什么那么傻。

中国的楼市和股市,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千万甚至是亿万富翁。似乎在一年之内,甚至在几个月之间,他们的个人资产成几何级井喷状增长。看见有人在此获利,又有大批的人和资金涌入楼市和股市,导致全民炒股,地产烫手。遗憾的是,时过境迁,股市和楼市不再是傻子都能挖到金子的金山。对一些人来说,买房子把自己买成了房东,炒股把自己炒成了股东。

对于屡屡错失良机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捶胸顿足般的感触。高考的时候,挤破了脑袋,拼了小命,我们好不容易考上了某个大学的某个热门专业,傻瓜似的辛辛苦苦学四年才知道,那些专业已经成为屠龙术。即使我们学得再精湛,就是找不到龙。

别人考上研究生,进入名企获得高薪工作;而我们拿到硕士文凭后,却发现企事业单位已经对研究生挑三拣四不以为然,而与我们一起上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的人,已经处在很不错的位置拿几十万元的年薪了。

为什么幸运的人总是幸运,倒霉的人总是倒霉呢?我们出身草根阶层,有理想有抱负,能吃苦能战斗,就是运气欠佳。我们一直很忙,却忙不到点子上;我们一直很累,赚到的钱仅仅勉强糊口。

想想自己,不是没知识,不是不勤奋,但总是哪一趟末班车都赶不上,却成了埋单的倒霉蛋。假如上帝存在的话,那么我们也是让上帝看着眼圈发青的人。他一直微笑着对我们说“NO”!

其实幸运的人与倒霉的人,穷人与富人,差别不是有没有机会,而是能不能准确地把握住机会。任何一种机会出现的时候,是属于每个人的,谁都可以得到。在机会面前,幸运的人比倒霉的人、富人比穷人,只是多想了一点点,前者就成为机会的宠儿。

他们多想这一点点怎么来的?来自他们准确的预见能力!

在课堂上和职场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知识和经验。遗憾的是,却从来没有人教我们学会如何获得这种关系到人生成败、决定和改变自己命运的预见能力。如果我们没有预见能力,必然不会主动为自己的明天做充分的准备,也不会抓住等待多年却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机会。等到别人做成的时候,我们已经陷入被动的地步。

每年每天每时每刻,社会都在不断地变化,都有许多事情发生。这些变化的出现和事情的发生,绝对不是偶然的,它有必然的一面。如果我们能在身边的变化中处于主动的位置,就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这就需要不满足当下生活状态的我们,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预见能力,从而使自己对身边的事情做到先知先觉。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我们能多想一点,多做一点。

如果我们现在身处弱势群体中,对未来还不能做准确的预见,不能比别人多想到一点点,最后肯定还是要受穷落后的。

预见能力不是一种特异功能,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它仅仅是我们在生活中的感知能力、总结能力、判断能力的综合体现而已。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磨练和培养,让自己拥有这种能力。

能做成一件事,我们必须全身心投入,用心琢磨,用脑思考。预见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下面就是专家提供的十种培养预见能力的方法,仅供参考。

1.对自己想做的事情高度关注

我们肯定有自己非常想做成的一件或者几件事情,只是现在自己缺少实力和机会,只能等待。

等待,绝对不是我们什么都不做,机械死板地傻等苦等,而是高度关注那些做成此类事的人、在此类事上失败的人,分析他们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同时,对所有与此事相关的任何消息都不能错过。这样,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等待什么样的时机。

如果我们只是想做而已,并不对想做的事情时时留意、处处关心,我们就会对不断变化的事一无所知,不可能有准确的预见。

2.如果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合适,就要善于观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身边的事情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大到世界时局,国家政策,小到街头流行物品,新的必然要来,旧的肯定要去。在这一来一去的过程中,我们只要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成功的机会从不缺席。我们改变命运,也许只需要一年、一个月、一个机会就可以。

3.寻找事物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并有共同性和差异性。

平常之中有异常的存在,偶然之中存在着必然。阴盛阳衰,物极必反。在我们细心比较之中,就知道什么该结束,什么该开始。

4.对自己的能力高度自信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就必然导致我们什么事情都不敢做,对想做的事只是想想而已。我们一旦对一切充满怀疑、失望,必然导致自己精神颓废,万念俱焚,与外界绝缘,不与外界发生反应。

我们成为惰性化学品,加入任何催化剂都不起反应,还谈什么预见呢?

5.运用乘法思考

我们对一件事情关注久了,知道得多了,掌握了发展规律,就在不知不觉中,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了属于自己的预见。这是水到渠成的事。

记住这个公式:已知的情况+新出现的事态=预见的结果。

6.关注别人的需要

别人的需要,就是我们成功的机会。我们知道别人需要什么,需要什么样的,需要多少,怎么做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便能预见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任何需要都是我们预见的前因。不知道别人需要什么,那么任何预见都是纸上谈兵。

7.利用好自己的逆境

任何人、任何事,都不会一帆风顺,从开始到结束都会充满无数变数。我们非常害怕自己会身处逆境,其实没有必要。逆境更有利于我们思考过去,总结身陷逆境的原因,甚至是自身的弱点,对手的优势和短板。

我们遭遇一次逆境,就是一次培养自己预见能力的机会。

8.吸取别人的失败教训

好多事情我们未必做过,没有任何经验。但是,做过此类事情的人,是成功和失败的典型例子,我们要好好研究他们的成功和失败的必然性,并结合现在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巧妙地嫁接和借鉴,就会增加自己预见的能力。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堑未必非得我们自己吃,但这一智还是要我们自己长的。我们经历虽然少,但智不一定不多。有智,自然能增长自己的预见能力。

9.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体力

我们对事物的机敏程度、反应是否迅速,和我们的精神、身体的状态有直接关系。我们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思维就会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对信息反应强烈,处理迅速,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

10.多和专家接触

在某一方面拥有专业知识的专家,他们对自己研究范围内的问题,必然会有独到的见解。我们多和他们接触,从他们那里简捷地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很多我们百思不解的问题,经过专家略微点拨,就会让我们顿悟。

4.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公司招聘一批同一大学同一专业的毕业生,把他们分配到相同或者不同的岗位工作。他们入职公司时,起点基本是一样的,都是职场菜鸟,都没有工作经验。但是几年之后,这些人在公司的位置却会发生巨大变化,有的人进入了公司的管理层,有的人成为不可代替的业务骨干,而有的人则被淘汰出局。

他们具有相同的教育背景,同在一个平台上工作,拥有同样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为什么结果却大不相同?

原因很简单,在入职公司的最初,他们追求的目标就是不一样的,锁定的职位也不一样。追求的目标和锁定的职位不同,必然决定他们的努力程度和工作价值取向不同,最终会体现在公司提供给他们的职位差异和待遇上。

对失败的人来说,他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是不同的;但对于优秀的人来说,他们的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却是相同的。

优秀的员工,在入职公司之初,就已经下决心成为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并时刻用最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项工作无论大小、轻重缓急,都会尽他们最大努力做到最好,进而形成了终生受益的好习惯,好心态。

优秀员工的好习惯和好心态一旦形成,便让他们拥有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这些高级职业素养,不会因为他们在公司所处的位置、所坐的位子的变化而改变。

有一家公司花重金聘请培训师对员工进行培训。在培训之前,富有经验的培训师和经理打赌说:“不用做任何介绍,通过我的培训课程,三天之内我就可以了解贵公司员工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知道他们中间谁是最优秀的。”

培训结束后,培训师立即说出了他的判断。让经理惊奇的是,他说得一点都不错。

培训师解释说:“优秀的员工,他们的精神状态和个人气场、对任何一件事情持有的***和态度、做事的方法和考虑问题的角度都是不同的,哪怕这些事情并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之内。在各个方面,他们都能呈现出出类拔萃的特点。对他们来说,优秀已经是一种习惯。他们耻于平凡,因此他们总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自己做到最好。他们在乎过程,更注重结果。无论到了哪里,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属于最优秀的人。他们永远与众不同。”

优秀的员工,首要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无论在公司内部还是面对竞争对手,他们都保持着强烈的进取精神,相信自己能解决任何问题,并且敢于为结果负责。他们为自己制订的工作目标总比别人要更高一些,并且想办法实现在常人看来绝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即使面临困难,他们也会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解决困难。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更活跃,解决问题的经验更多,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当一个员工认为自己是优秀的,并能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持续保持优秀的位置,也就形成了优秀的习惯。当优秀成为习惯的时候,作为员工,想不优秀都难。

好胜心人皆有之,但是能保持好胜心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做出超越所有同事的成绩,却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更多的人只是甘于平凡,他们习惯按照既定的工作程序走下去,习惯默默无闻的工作,习惯接受别人比自己优秀。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不习惯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不喜欢走在众人的前面。所以,他们常常为自己的平庸找理由,拒绝优秀,甚至觉得优秀不安全。这已经成为他们的思维中的枷锁,把自己囚禁于平庸的状态之中,与优秀彻底绝缘。

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在录用新人的时候,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录用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为什么?原因很简单,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也许他们并不是公司需要的专业人才,但他们一定是优秀中学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已经习惯于优秀,习惯打破常规去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体现自己的优秀,所以,他们可能是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可能为公司创造最大的效益。

当下的时代,是呼唤创新、呼唤优秀的时代。一家自认为平凡并且甘于平凡的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同样会处于被淘汰的位置。我们一旦自认为平凡并且甘于平凡,就会永远没有出人头地的可能。我们要想维护自己在职场中的位置,不复制父辈被社会淘汰的命运,只能是把自己定位于卓越,并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争取成为最优秀的人。

我们也许会认为,我们做到一时优秀很容易,但是要一直保持优秀就相当困难,需要付出超出普通人十倍百倍的努力。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优秀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一种一以贯之的工作习惯,一种准确客观的自我职业定位。当我们把优秀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当成理所当然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时,优秀就会变得极其自然和简单。它可能只意味着把一件产品做到更好,把一天的工作量超额完成,把一项工作计划认真贯彻下去,把一笔定单顺利谈成。当我们很自然很轻松的做到这些时,优秀便会不请自来。

看看我们身边的那些优秀人物,他们总能够创造出常人无法想象的成绩,总能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似乎具有让人难以抗拒的魔力。他们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荣誉、更多的掌声和更多的财富。

他们可能是我们的领导,也可能是我们的同事,既然他们已经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那么他们身上一定有过人之处,具备我们所没有的优点和习惯。也许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却始终没有获得应有的荣誉和成绩,没有人认为我们是优秀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认真观察和学习他们呢?为什么不虚心向他们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呢?为什么不用他们优秀的习惯代替我们那些相对不好的习惯呢?观察别人工作和生活中的好习惯,也是能让我们变得优秀的习惯之一。当我们把他们成功的经验、良好的习惯移植到自己身上,我们也一定会变得更优秀!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时刻会面对一个不太具体的竞争对手,它就是我们的努力本来可以达到的程度。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在与自己的潜力进行竞争。而大多数人,都没能完全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潜力,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做到最好。

在每天结束之际,我们都要击败很多对手竞争者。这些隐形的对手试图压制我们的潜能,它们就是平庸、甘于平凡、得过且过的心态。尽管这些对手不一定会影响我们晋升,或减少公司的市场份额,但却必然会降低我们工作的质量,削弱我们可能从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

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吧,作为穷二代,我们别无选择。

5.锁定一个目标奋力追求

我在《动物世界》节目中,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非洲猎豹屏声息气地隐藏在马拉河畔草丛之中,犀利的目光紧紧地盯着不远处的羚羊群,最后把一只未成年羚羊定为猎食目标,然后它匍匐前进,悄悄地向那只羚羊靠拢。

猎豹离羚羊群越来越近。感觉敏锐的羚羊,似乎意识到危险即将降临。它们竖起耳朵,辨别周围细微的动静。其中一只羚羊好像发现了不远处的猎豹,撒腿便跑,其他羚羊不加辨别地随之四处逃散。

猎豹依靠惊人的爆发力瞬间启动,高高跃起,像离弦之箭一样扑向羚羊群。令人奇怪的是,猎豹似乎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有杀父夺妻般的仇恨。那只羚羊以最快的速度拼命逃窜,非洲豹追得更快。在追与逃的过程中,猎豹与一只又一只羚羊擦肩而过,却没有掉头捕杀,而是只对那只未成年的羚羊紧追不舍,似乎执著到傻乎乎的地步。

我暗笑猎豹愚笨,它完全可以乘近在咫尺的羚羊不备时,突然掉头发动袭击,成功几率远远要大于捕杀舍命奔逃的羚羊。如果它追不上那一只,岂不错过这一群吗?

事实上,未成年羚羊的耐力、速度远不如猎豹。在彼此疯狂奔跑一段距离之后,猎豹追上了羚羊。猎豹一跃而起,把羚羊扑到在地,它咬住羚羊的喉咙,死死不放。经过短暂的挣扎之后,那只羚羊成为猎豹一顿丰盛的晚餐。

看来猎豹并没有我想得那么傻,它为什么确定自己一定能得到这顿晚餐呢?

这时,节目主持人用低沉的声音缓缓说道:“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即使是凶猛的动物,对它们来说,捕食猎物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次失败的经历提醒它们,在捕食之前,都必须精心选择伏击地点,认真隐蔽自己,耐心等待猎物离它们最近的时机。

“它们在选择捕杀目标时,一定会选择那些幼小的、老弱的或者脱群的动物。一旦它们锁定猎食目标,就不会更改。因为它们懂得,追与逃的过程,就是消耗有限体力的过程。谁的体力先耗尽,谁就是失败者。

“猎豹知道自己的爆发力好,但耐力很差;羚羊虽然爆发力稍逊于它,但耐力却比它高出很多。猎豹追捕被锁定的羚羊时,短时间内彼此都会消耗掉很多体力。这时,它改变追击目标,放弃那只体力即将耗尽的羚羊,改追离它最近但体力充沛的羚羊,最后肯定是无果而终。”

看来,猎豹并没有那么傻!

经常计算得失的我们,有时候还真不如猎豹精明。

我们在步入社会时,因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于是便盲目地跟着别人走。别人做成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觉得什么容易做成,我们就去做什么。

在我们当中,有的人做过很多行业,换过很多工作,不断地更换追求目标,结果不但一事无成,而且一文不名,一直活在追逐的路上。

当然可以说,年轻就是资本,经历就是财富。如果我们不经历多方面尝试,怎么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呢?这句话没有错。但是,世上任何一件事,要把它做到精致、极致,绝对不是像我们看上去那么简单。

能爬到金字塔塔顶的人,之所以寥寥无几,是因为攀爬者在攀爬之前,必须精心储备攀爬的知识和体能,掌握攀爬要领和技巧;在攀爬过程中,要有忍受孤独的意志、百折不饶矢志不渝的决心、每天前进一点点的耐心、不达塔顶不罢休的恒心,才有可能无限地接近塔顶。

我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有爬上塔顶的可能,只是我们朝三暮四、朝秦暮楚,漫无目的地在塔底跑来跑去,结果只能老死于塔底,默默无闻,凄凄惨惨。

有人说,人生贵在折腾。但是,我们的时间、精力、体力、心力、知识、技能都是有限的。我们总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黑瞎子掰苞米一般,还能折腾几何?也许我们能做成几件事,但是做成和做到极致,结果是有天壤之别的。

在美国,有一个文学青年,名叫皮特,他立志要成为千万级畅销书作家。图书市场上哪类图书畅销,他就写哪类书。10年中,他出版了29本书,囊括小说、心理自助、成功励志、生活技能等好多类别。遗憾的是,他的每本书发行量都很差,少的只有两千册左右。

皮特认为,他的作品之所以没有畅销,是因为出版商没有认真对待,或者宣传推广力度不够,或者自己的运气差一点。他相信,以他的创作速度,成为畅销书作家只是时间早晚的事。为了扩大知名度,他为自己制作了一张精美的名片,名片背面注明他的29本书的书名,逢人便给。

在一次出版盛会上,皮特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他认为,能在10年中出版29本书的人,全美国也没有几位。可是,当一些出版商和作家看到他的名片后,并没有给予他高产作家应有的尊重。

这时,皮特注意到一个角落里,有几个知名出版公司的出版大佬,正围着一个老太太低声交谈着什么。他走过去递上自己的名片,并向老太太介绍自己。

老太太接过名片看了看,惊讶地说:“真了不起!你这么年轻,就出版了29本书,真是后生可畏啊!”

皮特面露得意之色,问道:“你也是作家吗?”

老太太说:“大家都这样叫我。”

“你出版过几本书呢?”

“一本!”

“啊?这么大年纪,你才出一本书?”皮特有点不屑。

“是啊!”

旁边一位知名出版商看不下去了,问皮特:“年轻人,你知道她写的那本书叫什么名字吗?”

“不知道!”他似乎也不想知道。

“《飘》,你没有理由不知道!”

原来,老太太是世界级著名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

如果按照皮特现在的写作速度和态度,即使他再写290本书,总发行量、作品影响力、版税总和,也未必赶得上那本《飘》。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把一百件事做成,不如把一件事做精。

如果我们目前还仅仅是为了赚钱而赚钱,为了工作而工作,在行业内总是扮演跑龙套的炮灰角色,那么,我们现在就应该静下心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努力方向了。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们现在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怎样达到。”现在,我们确定一个方向,然后精心准备自己的行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我们必须像猎豹一样,一旦确定自己的目标,就不要再惦记其他体力充沛的羚羊,这样才能抓住被我们追得筋疲力尽的那只羚羊。

等到我们临近不惑之年,能抓住一只全羊,就比抓一把羊毛好得多。

6.凡事都要争取一下

一位青年爱上了农夫的女儿。按照当地的风俗,只有女孩子的父母同意他们的婚事,他才能娶到心仪已久的女孩子为妻。于是,自认为还算优秀的他,来到农夫家里,说明来意,请农夫成全他们的婚事。

农夫上下打量这位青年,觉得他身材魁梧、英俊帅气,和自己的女儿很般配。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个青年目前还很穷。男人年轻时穷点不要紧,只要有事业心进取心,以后什么都会有的。于是,农夫决定考验一下这个年轻人。

农夫说:“我对未来的女婿唯一的要求很简单,他必须是一个勇敢、果断、能把握住任何一个机会的人。你觉得你是吗?”

青年说:“我是村里公认的聪明人,我自然能把握住任何一个出现在我面前的机会。请您放心,我会让您的女儿成为方圆百里最幸福的女人!”

农夫说:“既然你是你们村里公认的聪明人,肯定会愿意接受任何答案。这样吧,年轻人,你站到我家牛圈的后门口,我要放出三头牛去牧场吃草,它们要从你身边经过。当三头牛从你身边经过时,你如果能抓住三头牛中任何一头牛的尾巴,就可以把我女儿娶回家。”

青年觉得这场答案太简单了,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能娶到农夫的女儿,心里非常高兴,以一种志在必得的姿态接受了农夫的条件。

青年站在牛圈的后门口,做好准备,等待第一头牛出来。农夫把牛圈门打开,放出来第一头牛。这头牛和青年村里最强壮、最野蛮的牛一模一样,头上还长着长长的、尖尖的犄角。他曾经被村里那头牛顶伤过,现在身上还留着一道长长的疤痕。

看到这头牛,青年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被那头该死的牛顶伤的情景,那是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牛!面前这头牛是不是那头牛呢?体形、毛色都一样,也许就是那头野蛮的牛。上一次他只是从那头牛身边经过,就被它顶得浑身是血。如果现在去抓它的尾巴,它不把自己开膛破肚才怪呢!

青年想,即便把这头牛放过去,自己还有两次机会。只要自己能抓住一次机会,就能把心爱的女孩子娶回家。既然还有两次机会,这次冒险就太不值得了。于是他躲到一边,让这头牛顺利地经过牛圈的后门,跑进了牧场。

农夫放出第二头牛。那头牛并没有直接跑进牧场,而是站在牛圈的门口四处张望。青年看到这头牛,一下子傻了眼。天啊,这头牛比刚才那头牛足足大一圈,强壮得像一座小山。看上去它已经被关得非常暴躁,铃铛似的大眼睛闪着凶狠的光芒,四蹄在地上乱刨,泥土飞扬,嘴里还“哞哞”得不停吼叫,那声音让人听着就胆战心惊。

年轻人连想都没想,转身就跑。他担心已经失去控制的猛牛发现自己,立刻向自己冲过来。哦,谢天谢地,它并没有过来,而是跑进了牧场。看着远去的牛,青年才想起自己是来抓牛尾巴的。好在还有一次机会,这一次不论遇到什么样的牛,自己一定要抓住它的尾巴,否则就娶不到心爱的女孩了。

第三头牛是走出来的。青年看到这头牛,乐坏了,非常庆幸刚才没有那么冲动。这是一头瘦得皮包骨头、弱不禁风的小牛,走路都不停地摇晃,四条腿似乎已经支撑不了体重。青年大喊一声:“天助我也!”然后冲上去就抱住那头小病牛。小病牛吓呆了,一下子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青年伸手去抓牛尾巴。天啊,这竟然是一头没有尾巴的牛!

农夫从里面出来,说:“非常遗憾,我不可能把心爱的女儿交给一个只知道等待而不知道争取的人。现在你很穷,却不肯凡事争取。我现在可以断言,你这一辈子都不会富有。人生能把握的机会很多,但绝对不是下一个!”

球王贝利说他踢得最精彩的进球是下一个,那是因为他只要走上球场,站在前锋的位置上,就不会放过任何进球的机会,哪怕不是机会的机会。在他的眼里,足球是几秒钟的比赛,而不是九十分钟的比赛。

初入社会的我们,往往习惯性地认为自己还年轻,以后的时间还很多,机会还很多,于是便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再说明天事;该放纵时就放纵,人生何处不相逢!遇到什么事情,连想都不想,就觉得自己不行;遇到一点困难,就觉得再多努力也无助,明天再说,下次再说,不断地放过、错过。

很多机会,人生只有一次。譬如高考,遇到一个好女孩,一个好的工作机会,一个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帮助的人……我们当时没把握住,就会成为我们终生的遗憾。

作为年轻人,我们总习惯走两个极端。一是盲目自大,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觉得任何人都不如自己;二是听风便是雨,像要过河的小马,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做不成。

我们走前一种极端,小事不愿意做,大事做不来,眼高手低,纸上谈兵。我们总认为自己只需要一个机会,就可以发大财,立大业,一举成名天下闻。于是我们看不起职位低的,瞧不上赚钱少的,最后的结果是自己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

我们走后一种极端,总是觉得自己万事不如人,父母社会地位低,自己个头低,学历低,智商低,能力低,办事效率低,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于是导致我们遇事退后,说话声低,胆小怕事,自卑委琐,不敢领先,不敢担当,好机会错过了,看着人家发财了,自己受穷了潦倒了没落了。

无论我们现在身价几何,资源多寡,都不能走以上两种极端。无论我们来自哪里,社会地位如何,既不能自负自大,也不能自卑自怜,而是凭借自己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对自己进行全面培养,多点尝试,重点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会遇到更多的伯乐,更宽的平台,更多的机会。

社会一直证明父辈失败了,我们就千万别再说自己不行!什么事情没做之前,谁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位置决定脑袋,坐到什么位子就会想什么事情,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现在的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快,生活节奏快,旧的社会架构被打破,新的构架渐渐形成,新行业新事物层出不穷,只要我们想干,敢干,不怕挫折,总会博得一席之地的。

如果真的想成为梦想中的自己,我们就得对自己的人生结果负责。作为一无所有的穷二代,我们应该接受自己的任何方面的失败,却不应该不去做任何尝试。不去尝试,百分之百的失败;尝试了,就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

我们的机会并不多,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功几率,也要做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在我们的人生字典里,应该没有“失败”这个词汇,只有暂时的不成功。即使真的失败了,也只能证明我们做这个不合适,转身去做另一种尝试。

别等下一个,只拼眼前这一个,大不了从头再来!

7.趁着年轻必须赌一次

中国人对“赌”这个词非常忌讳,视如雷池不敢逾越半步。我们也认为君子从来不赌,不干没把握的事,不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事。如果我们做了,那就是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

所以,在我们步入社会之后,父母和老板经常教导我们:“没谱的歌别唱,陌生的人别见,娶不到的姑娘别想,没准备的仗不打,条件不成熟的事不干。”如果我们干了甚至是想了,他们早就准备一句话等着我们:“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总之,父母和老板时时提醒我们:“不要去赌,不能去赌。别信什么一切都有可能。对于我们来说,有把握的都干不好,更不用说不靠谱的了。”

因为总是有人这样耳提面命,导致我们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敢冒风险,没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把握,我们根本不去做,甚至连想都不去想。遇到想做的事情,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短处和不足,考虑事情的难处和不可行的地方,失败之后自己的损失和别人的评论。于是,我们就认为自己做这件事情就是在赌。因为不敢赌,担心输,于是我们就把这事彻底放弃了。

我们习惯否定自己、不敢去赌的原因,就是面对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从来不去关注其可行的一面,而是着重考虑其不可行的一面,这是极端错误的。这种思考问题的习惯,是在不断地暗示我们放弃。我们一旦在心里放弃了,在行动上只能是为自己的放弃寻找借口。

拿破仑·希尔为了证明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思考习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他的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地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丰富国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最终能不能在国内实现零犯罪,废除国内所有的监狱?”

学生一听,便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实在是异想天开,甚至是幼稚愚蠢的想法。于是有人站起来说:“老师,你的想法仅仅是一个理想而已,根本无法实现,这与我们努力与否无关。一个政府要想彻底消灭犯罪,就像想彻底消灭老鼠一样困难!”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任何政府都无法真正实现社会资源公平分配。只要社会还存在贫富分化,就难以制止犯罪。如果在这个国家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能干的不如不干的,不干的不如捣乱的,那么谁会选择劳动而不去选择享受呢?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国家取消监狱,而是整个国家变成了一座地狱。”

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说:“一些人天生就是反动分子,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他们犯罪,并不是因为缺少生活物质,而是好吃懒做,穷奢极欲,对物质的占有没有止境。他们的欲望就像大海,用什么也填不满的。如果强填,结果只能导致洪水泛滥成灾。”

最后学生们达成一致意见,要求老师放弃这个想法,因为这个想法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成立的,无法实现。

拿破仑·希尔耸耸肩膀说:“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的都对,我也觉得这个想法很荒唐。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昨天我和一个赌徒打了一个赌,我对他说这个想法能实现。我的筹码就是这座学校的所有权。如果我这次输了,明天站在这里给你们讲课的,不是我而是那个赌徒了。如果赢了,他出资给咱们建设一个藏书达千万册的现代化图书馆。”

既然是老师一时糊涂把学校押给赌徒了,没有任何退路,只能想尽一切办法搏一下,即使不能赢,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学校所有权变更。万一赢了,哇,有千万册藏书的现代化图书馆,太好了!这群刚才激烈反对的学生,就像已经站在战场的斗士,开始积极想办法了。

有同学说,听说中国唐代某个时期,全国的***犯只有九百多人,犯罪率达到世界历史最低,我们应该去查查文献,看看那时唐朝政府实行了什么政策。如果我们再对那个政策进行改进和补充,说不定能成。

另一个同学说,其实犯罪的基本根源是比较。假如一个人所在的社会没有比较,那么可能就没有犯罪的产生。同龄人的衣食住行用,几乎一样,不论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大家都以积极努力工作为自豪,寄生依赖被社会不容,那么就不会产生犯罪了。

同学们七嘴八舌,你一个想法我一个主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析和论断。最后让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居然提出了上百条办法和构想。

下课时,拿破仑·希尔笑着说:“同学们,这不是一次赌博,而是一次试验。我想现在大家应该明白我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了——当我们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做到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就会为我们找出种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当我们确信某一件事可以做到,我们的大脑就会帮我们找出能做到的各种方法。我们每个人都是有惰性的,只有我们将自己置身于非赢即输的赌桌前,才能想尽一切办法去赢。看来,我们应该时刻坐在赌桌前,才会制造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当然,在我们一生中,允许我们参赌的机会并不多。等到我们背负上房贷和车贷,养育子女之后,或者在一个行业里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比较实用的人脉,有了一定的名气和身价,思维模式程序化,对新的领域难以适应,精力体力不够充沛,诸多条件已经不允许我们孤注一掷了。

那些一边大把赚钱一边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开始都是正确的,只要你开始”的激励大师们,让他们闭上嘴巴从新的领域从零起步,他们肯定不干,除非他们感觉自己的演讲已经赚不到生活费了。

我们成家育子之后,每个月的房贷要交,孩子的奶粉钱要花,一家人的生活开销都等着我们去赚钱。这时候,即使我们敢赌,也要好好掂量一下了,因为那时候我们的确有点输不起。

身边有这样的人,在成家之后,投入大量的资金,借更多的外债,甚至卖了房子去做一件事情——比如农民造飞机。对此,我们只能说精神可嘉,行动并不可取。那是对自己、对亲人、对借给自己钱的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因为这样的人即便赌赢了,也只能是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玩具而已,而成本就是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看来赌也不能由着性子来,值得赌的我们要赌,不值得赌的就不能去赌。

男人不能没有赌性,一生之中必须要赌一次。适合我们赌一次的时机,就是我们了无牵挂、赤脚走路、即使重来也不过如此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我们精力充沛,想象力丰富,冲劲十足,接受新知识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都比较强。父母健在,身体健康,自己又没有每月必供的房贷或车贷,没有必须维持的家庭开销,为什么遇到想做的事情不去做呢?即使是赌,大不了就是一个输,输了又怎么样,大不了从头再来!

我们只有在赌桌前押上筹码以后,才可能是世界上注意力最集中、最积极想办法赢的人。凡事只要我们精力集中,积极想办法,皆有成功的可能。

我们年轻时赌了,输一次会后悔一年;如果我们该赌的时候不赌,必然会后悔一辈子。

8.用失去换一个奇迹

一个人最可怕之处,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想赢怕输、患得患失、活得不上不下、过着不好不坏的日子。

在我们当中,很多人都过着这样的日子,一眼就能看到自己60岁的模样。在公司里,做着谁都可以代替的工作;在家里,为日常的吃喝拉撒精打细算。生活平淡得如一杯白开水,少人关心少人问。就连自己的朋友,都不愿意提及我们的名字。

我们因为投胎失误,被迫靠“成就”别人的理想,“赞助”别人实现目标,才勉强活在生存线之上成为所谓的“众人”。我们除了父母妻儿,真的不知道对谁还有用。

对这样的生活,如果我们毫无感觉,乐呵呵地接受平庸之人的命运,知足知止,也无可厚非。遗憾的是,对此我们做不到彻底麻木,不甘心、不情愿,尽管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却想赢怕输,患得患失,不想成为生活的奴隶,又不敢夺过奴隶主手里的皮鞭。

我们知道,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但是,我们心在天上飞,脚在土里埋,有想法没办法。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不是我们无能,而是不能终止当初失误的选择。在类似鸡肋的道路上,我们不敢果断结束,重新开始。我们明知道放不下手里的芝麻,就捡不起脚下的西瓜,却担心扔掉芝麻捡不到西瓜。

看来,我们人生陷入停滞状态的原因,关键在于我们害怕失去,尽管拥有的并不多。

事实上,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直到最后随着生命的终止彻底失去。既然最后全部要失去,我们为何那么害怕失去呢?

我们能不能制造奇迹?能,就看我们想不想,敢不敢,舍不舍。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五庄观,与猪八戒偷吃人参果的故事,妇孺皆知。人参果,是一种仙果,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三千年成熟。凡人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千七百年。

我们从小就熟知传说中的的人参果,但是有没有想过让人参果从神话变成现实?估计我们对这样疯狂的想法总是一笑而过。

但是,仅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程魁,在没有专家参与,学者指导的情况下,就创造了人参果的奇迹,也书写了他人生的奇迹。

程魁是安徽省涡阳县义门镇程楼村人,在家排行老七。因为家庭贫困,他小学三年级毕业后回家务农,18岁成为***负责大棚种植的农业兵。

一次,舅舅来部队看望程魁,送他两枚像长条土豆、没有鼻子没有眼睛,而且味道苦涩的东西,说这是南非贸易商人带来的人参果。这个人参果,和《西游记》里描述的人参果,差得太远了。

1991年,程魁复员回家,分配到检察院工作。对于别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程魁却丝毫不感兴趣,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公司。

于是,程魁在镇上创办一家种子公司,生意红火,收入可观。按理说,程魁应该满足才是,但是,他又有了超乎寻常的想法——种植传说中的人参果。

1993年,程魁把舅舅从南非带过来的人参果种苗种在自家院子后,竟然只开花不结果,第一次试验失败了。程魁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继续想办法。

为了培育出传说中的人参果,2001年,程魁跑到湖南蟒山寻找野人参。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找到了野人参。可是,他用野人参嫁接后长出来的果子,长得跟一次性纸杯形状一样,根本不像传说中的人参果。这让他大失所望。

程魁为了种出人参果,关掉种子公司,瞒着妻子卖掉了22间房子。因为家人激烈反对,程魁在农场里盖一间房子,吃住全在农场,几乎不与外人交流。

不经意间,程魁在朋友家种的葫芦上得到启发,直接用野人参与葫芦苗进行嫁接。

2007年,程魁终于成功了,培育出的果子初具人形。

但是,人形的人参果没有鼻子和眼睛,与理想中的人参果还是有差距。

程魁为了培育出传说中的人参果娃,几乎不惜代价,耗费14年时间,花光了家里全部积蓄。2009年,程魁的人形人参果实验已经有了成果,但是妻子和哥哥对他的疯狂行为已经忍无可忍,认为他患有精神病。于是,哥哥把蓬头垢面、胡子拉碴、形似野人的程魁送到宿州精神病医院。

程魁对医生只说了两句话:“我真的没病”,“今年秋天人参娃娃就要从树上结出来了”。医生因此判断他病得不轻,认定他患有二级精神分裂症。

心里只有人参果的程魁,偷偷地从医院逃回到农场,继续搞研究。

经过14年的不懈努力,程魁终于成功培育出人形人参果,其外表与传说中的几乎是一模一样,甚至还有肚脐眼,吃起来又脆又香。尽管他的人参果不如《西游记》中描述得那样神奇,但是,经过权威机构检测,他的人参果富含天然的硒、钙元素,营养价值很高,蛋白质含量是香蕉的4倍、苹果的9倍。

目前,程魁培育出来的“人参果娃”,即便1枚卖100元,1盒卖200元,仍然供不应求。各地的合作商纷至沓来。如今他在北京、山东等地建成4个生产基地。程魁并不满足于此,他对“人参果娃”进行深加工,开发出人参果盆景、人参果酒,每年纯利润在千万之上。

审视程魁修成“镇元大仙”的过程,我们就能看出,他的成功就是用种种失去换来的。他失去了检察院的“铁饭碗”工作,换来种子公司的生意兴隆;失去红火的种子公司、22间房产及多年的积蓄,使“人参果娃”问世,步入亿万富翁的行列。

在此过程中,如果程魁有一次不接受失去,就不会创造出今天的奇迹。

想想我们自己,被不满意的生活羁绊,却不愿意放弃。这样做的结果,使生活像一潭死水,不会有任何奇迹发生,即使我们每天祈祷。

《圣经》里耶稣复活的故事提醒我们,生活中从来不缺乏奇迹,哪怕我们置身于万劫不复的境地。

什么是奇迹?我们从一个受精卵,变成一个充满智慧的人,就是一个奇迹;从一无所知到学富五车,就是一个奇迹;经受一次或者多次超出毅力、耐力承受范围的考验,比如在重大天灾人祸中大难不死,更是一个奇迹。

世间的奇迹,向我们证明什么?它向我们证明,世界上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存在或发生,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只要我们敢于失去,主动失去。

在生活中,我们一直恐惧失去。其实,失去却时刻伴随我们左右。没有失去,就没有新生,没有发展。

一粒种子的失去,换来一棵参天大树;一个萧瑟寒冬的失去,换来鸟语花香的暖春。

一生中,我们总要面对太多的失去——失恋、失业、梦想的破灭、挚友的背叛、疾病的侵蚀、突如其来的车祸或抢劫,都会使我们失去。

失去,与我们形影不离。即使我们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也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事实上,与我们形影不离的失去背后,都隐藏一个复活。事业上的失败、生活中的挫折,都会为再次复活埋下伏笔、创造条件,随后一个奇迹就会出现。

我们既然对目前的生活早已厌倦,那就爽快地扔掉那些坛坛罐罐,轻车上路前行吧。为了下一代不再低三下四、忍气吞声,我们就做一回牛魔王,在社会的夹缝中开拓出一片天地,栽下一棵大树,供后代乘凉吧!

社会不能想,一想就流泪。

凡事讲究资格的时代,经过层层审查之后,你就会变得无可救药。

只有甘愿做保护唐三***天取经的孙悟空,你才会有资格经历八十一难。

没有人义务指导你怎样打败那些妖精,但遇到妖精以后,你就知道怎么打败它。

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

因为不能飞,所以要奔跑

作者:砍柴人类型:都市状态:已完结

王以轩,25岁,黑龙江人,高中文化,京漂,现租住在北京北部城乡结合部。他白天在北京各大影视基地做群众演员,晚上在地铁站摆地摊赚生...

小说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