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阿苏文学网 > 历史 > 极简衣

更新时间:2020-02-04 09:47:01

极简衣

极简衣 张彩霞 著

连载中 张彩霞庄子

人气小说《极简衣》是来自作者张彩霞所编写的历史风格的小说,故事中的主角是张彩霞庄子,小说文笔成熟,故事顺畅,阅读轻松。主要讲述衣服的重要性跟食物不相上下,人要生活,就必须学着穿衣。自从开始有了人类,人类文明在发展的同时,衣服的文化也跟着发展。自奴隶社会的服饰制度建立以来,中华的服饰文化可谓发展十分迅速,催生出了十分灿烂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历代各朝不仅有着各自的服饰和首饰特色,同时服饰还成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在层层严格的服饰制度背后,有些很多发人深省的故事。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古代的服饰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文化渗入中国文化,像旗袍这种服饰的变化也深深地反映了这种文化的融合,直至中国服饰文化步入现代文化的行列。

精彩章节试读:

随着古代服饰的发展开始步入正轨,以及中国染色技术和纺织技术的日渐成熟,和“百家争鸣”的思想一样,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伴随着政治的目的,也出现了各种学说。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都有不同的对服饰的审美观。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对如何穿衣得体有一句话很有名:“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没有合乎礼仪的外在形式,如穿衣,就像个粗俗的野人,但如果只懂得各种礼仪,知道合乎规矩的外在形式,而资质不佳,则就像史官(周代的史官并不高贵,但是要执掌整个国家的重大祭祀典礼,也就是说要陪皇帝上迎天神,下接地祉。因此史官穿的衣服很华美,和他的实际身份并不相符。)一样,只能给人浮夸的感觉。只有两者相得益彰,才称得上是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

在《荀子·子道》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盛装以见孔子,孔子曰:‘由,是裙裾何也?……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由!’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孔子曰志之,吾语女。奋于言者华,奋于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这个故事的大意是:孔子的弟子子由穿着华美的衣服去见孔子,孔子对他说:“你穿着华丽,又满脸得意之色,天下之人有谁向你提意见呢?”于是,惭愧的子由赶紧出去,换了一套合适的衣服进来,人也显得谦逊多了。孔子又对他说:“夸夸其谈的人华而不实,喜欢表现的人喜欢夸耀。爱表现自己的人是小人。”

所以说,儒家既重视服饰美,又注重人的资质美。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来打扮得“文质彬彬”的。在这一点上,儒家还有个自相矛盾的说法,是西汉儒家代表董仲舒说的:若是“文”和“质”不能两全,那还是取好的资质吧!

另外一个孔子弟子的故事,可以说明孔子的矛盾。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之一,比较穷。据《说苑·立节》记载,曾子衣着破烂,居家种地为生。鲁国的国王听说之后,便派人给他送上俸禄,让他置办些好点的衣服。但是曾子并不接受此番好意。鲁国国王第二次派人给他送去俸禄,还是被拒绝了。派去的人好奇地问:“先生,您并没有向别人要什么,而是别人自动送上门的,为什么不收下呢?”曾子回答说:“据我所知,收了别人的东西就会怕人家,给人家送东西的人就会瞧不起人。即便是赏赐给我,而且也并不会因此瞧不起我,但是我会因为收下而不害怕吗?”最终曾子也没有接受这些俸禄。孔子听了此事后,说:“曾参能这样说,就能够保全他的节操啊!”

除此之外,儒家在服饰审美上的文质统一论,还有着巩固等级制度的意义。《荀子·荣辱》中就写道,“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故天子朱绻衣冕,诸侯玄绻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扫一扫二维码 或者

关注微信公众号侠盗文学

回复极简衣或者回复书号6597 阅读全文

×